新闻动态

实验室发现草甘膦影响异色瓢虫的共生菌群落和体重

作者: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 日期:2021-06-09 访问量:

  实验室崔金杰研究员团队通过分析环境中草甘膦残留量对异色瓢虫生物学及共生群落的影响,发现草甘膦暴露干扰了异色瓢虫共生菌组成并显著降低了异色瓢虫的体重。该研究将有助于在农业系统中建立更安全的草甘膦应用指南,加强农药使用的安全管理。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520日以“Glyphosate exposure disturbs the bacterial endosymbiont community and reduces body weight of the predatory ladybird beetle Harmonia axyridis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1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IF=6.551)。
  草甘膦是一种具有广谱性和高效性的有机磷类除草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草甘膦的除草机理主要是抑制了莽草酸途径中5-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莽草酸的5-烯醇丙酮莽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合成酶)的合成,从而对蛋白质的合成产生干扰导致植物的死亡。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草甘膦对昆虫的不利影响。异色瓢虫是棉田害虫的重要天敌,对蚜虫、叶螨等重要害虫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天敌,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草甘膦的使用可能会对异色瓢虫产生影响。
  该研究通过探索草甘膦对异色瓢虫生物学指标及共生菌多样性和组成结构的影响,评价草甘膦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发现5 mg/L10 mg/L草甘膦(草甘膦环境残留量为1.47.6 mg/L)暴露可显著降低异色瓢虫的体重,并影响核心细菌群落成员的相对丰度和拷贝数。该研究结果对评估草甘膦对瓢虫或其他潜在的捕食性天敌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建议,尽管抗草甘膦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仍应加强对草甘膦的管理,防止草甘膦在田间环境中滥用,导致草甘膦毒性问题,威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棉所高雪珂博士,崔金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转基因重大专项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7847